【吉恩·哈克曼,对话,1974】
1974 年的《对话》是我第一次做电影的画面剪辑工作,就在那部影片的剪辑过程中我发现了真理的一点端倪,就是男主角吉恩·哈克曼(Gene Hackman)的表演总是在我决定下剪刀的地方眨眼睛,这个现象非常有趣,但当时我不知道对此该怎么看。约翰·休斯顿凭本片同时获得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两项金像奖,他父亲沃尔特·休斯顿则获得最佳男配角金像奖,创下父子同台获奖的佳话。
后来某一天早上,经过一夜的通宵工作,我出去到街上吃早餐,碰巧经过**教科学阅览室的路边橱窗,里面《**教科学箴言报》头版上一篇专访著名导演约翰•休斯顿(John Huston)的文章立即吸引了我的注意,我就停下来阅读,因为他谈论的正好是我的这个关于眨眼的问题。
对我来说,完美的电影仿佛是在眼睛的后面展开一样,是你自己的眼睛在投射它,所以你看见的就是你想看见的。电影正如思维,它是最接近我们思维过程的艺术。
你看一下房间另一头的台灯,现在转回来看我;然后再看一下那个台灯,再看我。你看见自己做什么了没有?你“眨眼”了。这就是“剪切”。你看了一眼我,然后知道没有必要从我这里连续不断地横摇过去一直到那个台灯,因为你知道中间有什么,你的头脑做了一个剪切。你先看一眼台灯,切,然后你看我。
【步步惊魂,1967】
【007大战皇家赌场,2006。两片都安排很多“台灯”的镜头】
休斯顿要我们考虑的是眨眼这种生理机制,它打断了我们感官中显而易见的视觉连贯性,我的头可以平稳地从房间一边转向另一边,但实际上我把这中间的视觉图像流切成了有意义的碎片,以便并置、比较重要的信息(上面例子中的“我”和“台灯”),而避免让那些不相干的信息挡在中间。
当然我能用这样的方式做出的信息并置是有局限的,我不能在时间或者空间中作来回穿越,而这一点正是电影和梦的特权。但即使如此,光是我转头而产生的这种视觉的跳跃也可以是非常巨大的,比如从眼前的大峡谷到身后的大森林。
我读了那篇文章后,就开始观察人们,看他们何时眨眼,接着便发现眨眼的理由完全不是我们中学生物教科书上说的,是为了润湿眼球表面。如果那真的就是全部理由,那么对于一个既定的环境和既定的个人,其眨眼的频率就应该是相对固定的、机械的、可预测的,并根据不同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环境条件而改变,你只会在眼睛相当干燥时才眨眼,那个秒数在每个环境中都是个固定的常数。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不符:人们有时候会好几分钟不眨眼睛,有时候又会不停地反复眨,中间有很多的变化。那么问题就来了,到底什么使人们眨眼?
【两小无猜,2003】
一方面,我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某人在生气时怒眼圆睁,眼睛一眨不眨的情形,这时候他的头脑中充满了一个唯一的想法,是这个想法抓住了他,使他克制了眨眼的冲动和需要。 另外还有一种愤怒的情形是相反的,它会让人不停地眨眼,这是因为很多互相冲撞的思想和情感在胸中激荡,你不得不无意识地用眨眼来试图分开这些思绪,把事情弄出个条理,从而控制局面。
在经典的牛仔对峙(以及外交对峙)中,有一个说法很说明问题:“他眨眼了。”谁眨眼,谁就先在心理上输了,因为他不能坚守住自己的立场,关键时刻让一些杂念闯进了自己的头脑。这里眨眼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本来的想法。
【正午,1952】
这么看,我们的眨眼频率,跟我们的情感状态、思考的特质和思考的频率相关度更高些,而非仅仅与我们碰巧置身的空气环境有关。即使没有头部运动(像休斯顿的例子那样),眨眼也具有某种帮助将思考做出内在区隔的功能,或者它无意间流露出了我们内心正在经历这种区隔的过程。
不光是眨眼的频率说明问题,眨眼的时机本身也更是意味深长。去跟人谈话,观察一下他什么时候眨眼。我相信你一定会发现,一旦你的听者“明白了”你在说什么,那一瞬间他(她)就会眨眼,不会早也不会晚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其实,讲话的行为中充满了不被察觉的种种表情符号和延展性解释,在对话中相当于“亲爱的先生”、“此致/ 你最真诚的”这类短语的功能,而我们所要讲的要点是夹杂在开场白和结束语之间的。眨眼产生的时候,要么是听者意识到“开场白”已经说完而即将进入重要的内容,或者他觉得我们正在收尾,一时半会儿将不会再说什么要紧的事情了。
如果这个对话是被拍摄下来的,那么在眨眼发生的那一格,就是我们的剪辑点。不是前一格,也不是下一格。
所以当我们琢磨一个想法或者一串相互关联的想法时,我们通过眨一下眼睛来分隔前后不同的想法,如同打个标点符号。电影中也与此类似。一个镜头向我们呈现一个想法主张,或者一串想法主张,然后一个剪切作为一次“眨眼”分开这些想法。 在你决定剪切的那一瞬间,你跟自己说的实际上是这样的话:“我现在要让这个想法告一段落,开始另一个想法。”这里必须强调,一个剪切本身并不能创造一次“眨眼的瞬间”,就像狗可以摇尾巴,但尾巴不可以摇狗。如果剪切点非常到位,那么,越是极端的视觉不连贯,那种思想标点的效果就越显著,比如从黑暗的内景换到明亮的外景。
不管这个“想法”多么宏伟或者渺小,都会发生这样的事,比如,可以只是“她快速地移向左边”这样的想法。
所以,无论怎么看,我相信“电影般的”视觉并置现象在真实世界里真实存在,不仅是梦中,清醒的时候也存在。而且我甚至会走得更远,说它们不是偶然的心理现象,而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必要方法:我们必须把现实世界切割成不连贯的碎片,否则现实世界就会变得像没完没了、没有间隔标点、完全无法把握的字母串。当我们坐在幽暗的电影院里,会发现观看经过剪辑的电影是一种(令人吃惊地)熟悉的体验,照休斯顿的话说是“比任何事物都更接近我们的思维”。
威廉•斯托寇(William Stokoe)曾在电影剪辑技法和美国手语之间做过非常有趣的比较。“在手语中,叙述不再是线性的,其要点是从一个普通视点切换到一个特写,再切到一个大全景,再切到特写,甚至还包含闪回和闪进的场景,像一个电影剪辑师在工作。不但是手语符号的排列更像剪辑过的电影而非书面的叙述,每个手语者的位置也更像一台摄影机:视野和视角都是定向的但各有变化。”见William Stokoe,Language in Four Dimensions,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(1979)。
制片场——商业视频制作服务平台, 利用互联网+模式实现商业视频的资源共享, 基于大数据算法为中小企业精准匹配最合适的商业视频制作团队, 降低供需双方时间、预算与沟通上的管理成本, 提供高品质的视频创意制作服务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 © 2025 51vimeo 制片场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6011014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