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 > 导演

电视摄像技术经验总结

2018-12-17 19:36:00 标签:导演

    一、我们所认识的几个误区

    首先,在使用中,我们应该注意镜头盖。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。过去一般的做法是在镜头盖上钻个孔,然后拴在镜头的某个部位上。我建议,不要用这种看似一劳永逸的方法。原因有:一是拴住了的镜头盖在拍摄时往往四处乱晃,影响拍摄,野外拍摄有风时更是如此;二是在拥挤的场合,拴带更成为一个累赘或者绊脚绳,在移动机位时会造成麻烦。最好的办法是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或者口袋里。当然,现在的盖子可以紧紧地扣在遮光罩上,比以前的好多了。

    其次是三角架。在拍摄中,追求三角架的水平是最基本的要求。三角架带来的好处无需赘述。有时候,我们在摄像机上用力,使三角架转动或上下活动,以此来实现摇、移等运动镜头。长此下去,固定在托板上的螺钉会因受力磨损,进而影响使用和固定效果,甚至出现托板更换、报废的情况。正确的做法是在三角架上装好摇柄,用它来操控三角架或者上面的任何一个部件、部位。爱惜自己常常使用的工具总是有好处的。

    然后是摄像机。如果不是长时间携带或者行走的话,建议不要使用背带,那样会在来回的磨擦中把摄像机的金属外壳弄花,影响观瞻。如果不是十分必要的话,或者没有绝对的把握,不要尝试在飞驰的汽车上把摄像机贴近地面拍摄。没有其他原因,小心石子!一颗小小的石子甚至砂粒都可能让镜头报废。当然,最好给镜头装一块UV镜,在拍摄这类运动镜头和类似洪水、河水等危险镜头时大有用处。

人声分离,一键将音频分离成人声和伴奏-音分轨

    此外,出外采访,有时候会把备用的录像带从外盒里拿出来,直接放在包里,以减少行李的重量,增加空间。但是我们要注意到,录像带外盒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防尘。没有外盒保护的像带是很容易被细小微尘划伤的,何况行李包里更是藏污纳垢的地方。有时候你会纳闷:为什么新购买的像带还会出现带伤?可能就是这个原因。因此,宁可多带行李,也不要怀侥幸心理去这样做。

    二、几条经验

    新华社的摄影记者有个传统的良好习惯,每拍完一个新闻后,总要在相机里留下几张未拍的底片备用,以备归途发生突发事件。摄像记者也应该如此。在每次采访结束后,机器内的像带应尽可能地留有几分钟或者上十分钟的空白备用,而且不要关电源,把电源开关放在省电模式上是耗不了多少电的。这还有个好处是,采访对象往往在正式采访结束后,闲聊时会说出一些精彩的话来。要是关了机,等到再把摄像机打开,这中间损失的上十秒时间就什么也拍不到了,后悔劲儿也就大了。

    在休息的时候,摄像机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?我的建议是远离人群,远离水,不要放在基础不稳的桌面上或其它平台上,更不要放在车辆后面的地上,在自己视线可及的范围内就行。一个小小的提醒是,如果摄像机放在三角架上,也不要以为万事大吉了,哪怕是短暂的离开,都要有人看着。某电视台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故,摄像记者在拍完后把摄像机放在了汽车后的水泥地上,自己到一边和别人聊天去了,结果根本不知情的司机倒车将一台昂贵的摄像机碾了个面目全非。

    在烈日和炎热天气拍摄时,取景器千万不要对着太阳,特别是在拍完低机位镜头时更要注意将取景器放回原位,这样可防止强光烧坏取景器。拍摄完毕进行长时间休息的时候,记得不要图一时的轻松,就把摄像机放在汽车里。汽车的“微波炉”效应会损坏机上的电子设备的。在使用话筒线的时候,不要将插头在地上撞击,以防内部焊点松动,给采访带来被动。

    摄像机上的所有外置录制红灯都尽可能在拍摄时关掉。首先,在拍摄玻璃背后的景物时,可以避免摄像红灯反射在玻璃上,使画面自然、干净、可用。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摄像红灯在画面中一闪一闪的,显示了整个开机、录制、关机的全过程,显得碍眼和极不自然。其次,这也是一个变明拍为暗拍的办法。在采访对象不愿接受电视采访,只愿介绍情况的时候,完全用得上。即使**罩上了镜头盖,也可以录下声音供后期使用。

    在正常采访的时候,最好佩带上**耳机,这样可以随时掌握摄像机收录声音的工作情况和收录的同期声效果。我们通常是观察声音显示电平和通过机上**扩音器**,这两种办法不能随时掌握可能出现的故障。2003年1月食博会在武汉召开,笔者采访成都恩威集团负责人,进行到三分之一时,摄像记者告诉我同期声有问题,但是机上的声音显示电平又显示有声音进来。经过检查,原来是无线话筒内部干电池没电了,声音电平显示的其实是噪声。如果当时没有佩带**耳机就会被虚假现象所迷惑,错失重要的采访内容。这就是戴**耳机的好处。

    三、应该明确的几条规范

    作为电视台,在电视摄像上应该对在采访中尤其是人物采访中遇到的画面的构图、环境的取舍、人物的着装等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规定,通俗地说,就是制定一个供大家遵守的技术标准。这方面是很有必要的。尤其是财经节目。目前,财经节目的电视摄像技术规范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,但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编辑需要和制作风格,分别提出了一些电视采编规范供电视从业人员使用。归纳起来,有以下几个方面:

    1.服装。采访记者在做一些严肃话题访问时,应该着装严肃。尤其是对一些上市公司老总、政府官员等的采访,我们要求男记者穿西装打领带,女记者着职业套装,目的是衬托出采访内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。

    2.话筒台标。这是宣传台里形象和栏目组形象的细节。

    3.环境。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应尽可能地对环境即采访地点进行选择。尤其是人物采访,可以在环境的要求上做一些硬性的规定,选择室内还是室外,屋内的摆设需要注意什么,从而形成财经节目的人物采访风格。

    4.人物。人物分记者和采访对象。记者在什么时候出镜,出现在画面的什么位置,采用什么样的景别;采访对象以什么样的景别出现,放在画面的什么地方,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反打镜头等等,这些都应有一个标准。

    5.技术。指对摄像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标,如声电平、运动镜头速度、起幅落幅的长度及速度等,进行一个详细的规定,以保证摄像记者在这个统一的标准下执行。

企业商业视频服务

  • 宣传片

    宣传片

  • TVC广告

    TVC广告

  • 微电影

    微电影

  • 短片动画

    短片动画

制片场——国内顶尖的商业视频制作服务平台, 利用互联网+模式实现商业视频的资源共享, 基于大数据算法为中小企业精准匹配最合适的商业视频制作团队, 降低供需双方时间、预算与沟通上的管理成本, 提供高品质的视频创意制作服务。

拍片热线:400-8880960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。        © 2024 51vimeo 制片场 保留所有权利 赣ICP备16011014号-2

制片场

小程序

制片场

微信